1949年新中国确定国名,清华教授提议去掉2个字,毛主席:我赞同
“6月16日上午十点,你怎么看‘民主’这个词?”董必武放下茶杯,目光扫过会议室。那一年,北京入夏,窗外蝉声聒噪,屋里却因为一个国名的取舍显得格外凝重。筹备会第四小组的成员们凑在一张长桌旁,半数是老资格的革命家,半数是学者型的参政人士,大家都清楚:这件事马虎不得
“6月16日上午十点,你怎么看‘民主’这个词?”董必武放下茶杯,目光扫过会议室。那一年,北京入夏,窗外蝉声聒噪,屋里却因为一个国名的取舍显得格外凝重。筹备会第四小组的成员们凑在一张长桌旁,半数是老资格的革命家,半数是学者型的参政人士,大家都清楚:这件事马虎不得
这封信虽然不长,但读起来特别有意思。信上的字写得有模有样,每一行都像是精心布置过的一样,流畅自然。墨色也是浓浓淡淡,错落有致,看起来特别有层次感。刘少奇主席的字虽然可能没有达到毛主席那种登峰造极的水平,但同样写得非常好,有他自己的风格。字形偏方长,每一笔都显得
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个重要人物,他的生命很短暂,才活了36岁,就在1935年被国民党处决了。很多人记得他,是因为他在临终时从容唱着《国际歌》,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精神。不过建国后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:“以后少纪念瞿秋白,多纪念方志敏那样的同志。”
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第82个生日。可就在这天中午,中南海面点师田树滨的心情却异常低落和自责,他喃喃地自言自语:“我有罪,我有罪……”
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,在几十年的生活历程中,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变化,尤其是近几年,在交通方面,环境方面,文化建设方面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更引人称道的是在文化建设领域,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农家书屋、文化墙的建设,已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
“主席,您当年一句‘堵死他’,真灵!”1954年初春,济南北郊的一处旧碉堡前,许世友忍不住脱口而出。毛泽东闻言微微一笑,抬手指向地面那条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暗道:“老许,你看看这洞口的方向,就知道我为什么放心不下王耀武。”短短几句对话,把许世友一下子拉回到六年前
1954年6月,武昌东湖翠柳客舍的蝉声聒噪得不近人情。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李先念伏案批阅文件,汗珠顺着眉梢滴在“湖北省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进度表”上,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圆。秘书轻手轻脚推门,递上一封电报,落款处“中共中央办公厅”六个仿宋体像六块烙铁,让他瞬间坐
1952年3月,张震被任命为军委作战部部长。军委作战部是今天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的前身,作为中央军委的参谋,作战部可谓职责重大。在上任前,张震分别当面请教了陈毅和刘伯承,两位老帅向他讲解了总部参谋机关工作应注意的问题。与张震之前所在的军区指挥岗位相比,军委作战
新中国那会儿,不管是茶余饭后还是庄严大会上,朱德、周恩来这些大领导,提起毛主席,总是口口声声“主席”,一个字都不带含糊的。可你要是往前翻二十年,那时候很多故事是不能搬上台面的——英雄们的称呼,也有过不那么“政治”的一面。
1976年9月9日凌晨,北京医院安静得有些压抑。毛泽东的病房内,人来人往,紧盯着仪器的数据显示越来越低。有人呼吸急促,想着是不是该叫医生?四周都是白色墙壁,灯光太亮了,谁都没敢多说一句。零点四分,那位曾推动中国历史潮水的男人口鼻间开始急剧起伏。两分钟后,他的呼
1945年8月底,重庆机场,天刚蒙蒙亮,一架美军运输机缓缓降落。
毛泽东关于“零敲牛皮糖”的作战方针,经解方传达到志司后,因为“零敲牛皮糖”是一句湖南省的方言,有些不是湖南省的人,不完全明白是什么意思。
从阎家峁返回的路上,首长们骑马行走一段路后,接近村庄 下坡路时,下马徒步行进,边走边欣赏陕北的大好河山和一派和 平的金秋景象,同时议论起几个月来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建立了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;陈谢大军从潼关一路打到洛阳开辟了新的解放区;西北野战军将南逃之敌直逼延安
1965年9月22日,彭真代表中央对彭德怀元帅转达中央决定,让他去往大三线任副总指挥。彭德怀元帅听后,坚决不同意去三线,他说:“我要见毛主席,不见主席,我哪里也不去。”
记者早早到场,机器全开,只等现场画面发稿。对艺术家来说,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,也是难得的露脸机会。
1955年,全军第一次大规模授衔的那天,十位元帅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被宣布出来,礼堂内掌声如潮。人们发现,这十人中有好几位曾是八路军的师长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不过,细细一数,当年八路军的六位师长里,除了五位戴上了元帅军衔,还有一位却没有。他的
新中国刚站起来没多久,天还没怎么暖和,天津就出了俩大新闻人物——刘青山和张子善,风头一时无两。可不是什么好风头,是挨查了。按理说,这俩人年轻时可是苦过、拼过的革命老同志,谁想到最后居然倒在了钱眼儿里。有人说,革命那么多年,枪林弹雨都熬过来了,怎么一到太平日子,
唐闻生的名字,外头的人大多听说过,可想到她的人生轨迹,总有人皱眉,嘀咕一句:“怎么到现在都没结婚?”她那张青年时的照片,左侧微微一笑,眼底清亮。许多事,她看得通透也想得清楚。这也许就是她和寻常人的不同吧?当年挑选身边翻译的标准,一排排人筛下去,才貌、能力、情商
那么毛泽东的头发究竟怎么回事?人们喜欢议论他那浓密乌黑、几乎不像个年过半百的革命老人的头发。谁都知道,旧中国那个环境说是糟到极点也不为过。乱军林立,到处都是破旧石砖和炮弹壳。乡里人看不过来,有的偷偷围观,有的冷眼旁观。可在这些破烂与颓败之中,毛泽东偏偏像一道不
这手稿就这么一页纸,用的是那种竖排版的格式,纸还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专用信纸呢。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图片,这就是那手稿的整体样貌了。看着是不是挺有感觉?